“创维杯”8K超高清视频高校团队邀请赛:对话中央美院三维动画工作室

“创维杯”8K超高清视频高校团队邀请赛

 

数字影像产业,是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新产业。2021年初,创维高校8K内容创作中心正式成立,创维电视与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合作,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西安邮电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十二家全国著名高校共同加入8K创作中心。

创维借助“中国好创意”大赛,深度挖掘、探索、使用中国创意与创新领域的8K制作精英人才。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启动首届创维8K超高清视频高校团队邀请赛活动,旨在鼓励原创、激发创新思维、展示8K超高清视频创新内容和实现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学有所用理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由中央美术学院三维动画工作室带来的作品《归途》,该作品在动画组评选中拔得头筹。

 

 

作者:薛玉洁 蒲廷姵欣 李佳雨 赵丁璇  蔡捷频 石咏霏 邹若彤 曹励

指导老师:黄汇钟 陈晓荭 熊新君

 

以下是我们与获奖团队的一次深度沟通:

 

院校方面在教授、培养同学们专业技能时,有什么样的培养计划?

 

黄汇钟老师:

每个学校的动画教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向和特点,中央美院更多在人文、传统和创意上给予关注和重视。一二年级抓基础、创意,三年级进入工作室再进行创作训练。有了基础积累,在创作期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会很强。另外,传统文化和美术风格是学生创作的强项,就像这次三年级创作的《归途》,是以山海经里的重明鸟为故事原形,用赛博朋克的架构进行了创新设计。

熊新君老师:

中央美术学院动画专业旨在培养有独立创作能力的艺术尖端人才。不但有基础的二维动画绘制课程、三维软件课程,还有动画创作的理论课程,及实验动画研究方向课程,三者相辅相成,构成学生基础能力的重要部分,为他们以后成为动画产业中的引领者打下基础。

陈晓荭老师:

我是将近二十年前从美国回到国内,当时各地的艺术院校和综合类大学争先恐后的开办了动画专业。我在美国拿到的是电脑动画专业的硕士,当时在中国应该还没有相应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所以一开始都是把精力放在电脑动画专业的工作室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建立上面。这些年下来,我们觉得动画教学要不仅要跟着时代发展跟进最新的科技成果,还要做出美院的特色来。我们的生源让我们在美术和造型方面有了很大的底气,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快捷的技术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人文、放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放在美育和个人审美的提升等等方面,这才是做为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关心的一个大的艺术格局和人生态度。这些思想上的想法总之是会传播和影响到学生的,师生间的思想沟通和交流也是共同进步的基础。

 

 

作为经验丰富的导师,您教导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中斩获了许多奖项有什么独特的教学经验和我们分享吗? 

 

黄汇钟教授:

说不上独特的教学经验,动画专业教学是所有老师的功劳。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学也是一个良心活。作为老师一定要跟学生多沟通交流,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以身作则才能带领学生一起努力。中央美院的学生本来就很优秀,基础也很扎实,教会他们动画专业基础,开拓视野,做好创意、创新,引导他们努力前进是我的本分。

熊新君教授:

我一直秉持技术+艺术的教学理念。从技术角度,做好基础教学二维动画绘制和三维软件的学习。从动画创作上,我们鼓励创新、创意、创造。实验动画是我的课题研究方向,我始终坚持以实验创新、艺术人文为核心。突破传统叙事,鼓励多元创作手段。从而使学生有很高的艺术人文精神和坚实的动画技术基础,使学生们拥有引领行业独立创作的能力。

 

随着5G和8K技术的普及,您如何看待超高清视频的发展?

 

黄汇钟教授: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5G和8K技术的普及,对动画、影像、媒体将带来颠覆性变革,这些科技进步不仅表现在软硬件上,在影像专业上也会带来更多崭新的创作手段。

熊新君教授:

5G和8K技术的普及,对未来的流媒体发展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当视频不受流量限制的时候,会大大促进艺术创作的发展,甚至是非常复杂多元的艺术创作。可以设想,未来将有非常丰富的艺术作品因不受流量限制而大放光芒。

 

 

以下是学生作者的回答

 

在个人创作经历中,想分享的经验是?

 

班长蒲廷姵欣同学:

团队来讲,需要大家做好分工与合作,从前期规划、提出想法开始针对团队每个人擅长与不擅长做出安排,提出构想与文本,绘制构想图和分镜,视频前期素材准备与特效研究。前期的安排合理也为后面深入制作提供了助力。

《归途》中变换了很多的场景,需要队友们同时进行搭建,根据分镜,文字语言以及前期设计建模,场景之间的延续连接也需要不断调整,这时分镜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随着镜头逐步输出,每一个片段剪辑在一起,就能感受到故事逐步形成,这一步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推敲打磨,既要画面连贯,又要配合音乐音效,视频制作出彩的地方一定需要成功的剪辑,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在这一步上。

 

您认为“小成本制作”是否可以出彩,在制作中需注意什么? 

 

蔡捷频同学:

小成本制作也可以很出彩,需要万分注意时间的统筹去保留体力来展现作品中最精彩片段。

 

对于这次获奖的作品《归途》,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薛玉洁同学:

核心是想表达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在创作短片的过程中参考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和宗教活动,并融合进作品,尝试和当下最流行的赛博朋克文化进行碰撞。动画研究与制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对文化的一种理解与传承,也希望大家能感受到这种情愫,看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次短片里加入了一些新的尝试,如二三维融合、异形粒子特效等,虽然还很青涩,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次很大的进步。也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技术上的支持,让我们放手去做,去尝试,获益良多,感激!

班长蒲廷姵欣同学:

《归途》核心想要表达的是文化的失落,迫切需要人们去保护,去找回,而主角就是被挑选出来的守护者,探索者,视频中仅仅展开了画卷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内涵值得细细品味。为了能够达到8k视频的效果,做了很多特效和镜头语言的尝试,希望能够给观者不一样的体验。

 

 

近年来,“本土文化与未来科技的碰撞”成为热议话题,如何保持文化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归途》是一部以三维技术为表现媒介的动画短片,展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充满玄幻色彩与赛博元素的妖兽都市,旨在表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碰撞感;表达希望人们重视传统文化,铭记本源的美好愿景。

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