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将围绕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四川省作为天府之国,文化重省,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并且四川也一直围绕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不断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速度。
超高清沉浸式裸眼VR项目为了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数字文化内容向旅游领域延伸,强化文化对旅游的内容支撑、创意提升和价值挖掘作用。三维建筑漫游是为文旅融合发展而去探索的一种数字化景区漫游的方式。
沉浸,在现代汉语中是浸没在水中,比喻潜心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浸式的超高清三维建筑漫游就是用我们制作的图片、视频等尽可能的包围住观众的视野,让观众沉浸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现实当中。
《飞跃天府》通过裸眼VR系统,搭建一个沉浸式的三维漫游世界,试图让观众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流连忘返。
裸眼VR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文旅经济系统,促进旅游消费和文化宣传。裸眼VR具有超广角和沉浸式体验感,特别适合用来表现城市的历史、规划、发展的场景,让人们可以直接”飞入“规划中的城市。裸眼VR系统不仅突破了传统多媒体展示模块中的表现,使得建筑空间结构、城市宏观布局、区域地域规划等信息能够更加高效、全面、生动地直观展示。封闭式的环境、震撼环绕的视听效果将最大程度地感染观众情绪,增强体验感;提升展馆的科技含量,打造智能的城市之窗。
《飞跃天府》通过实地考察天府四川里的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武侯祠、金顶峨眉、望丛祠、菁蓉湖、丹景山等文旅景点,使用3ds Max三维制作软件,对凌云寺进行三维建模,对三维模型进行材质贴图的制作、灯光与摄像机的建立,最后对场景进行渲染,之后对渲染完成的图片进行后期剪辑与特效的制作。通过对这一系列的沉浸式超高清三维建筑漫游制作流程,从不同角度分析沉浸式超高清三维建筑漫游的设计与制作,从而加深对沉浸式超高清三维建筑漫游的理解,不断发展和完善沉浸式超高清三维建筑漫游的技术手法与制作方式。以此种形式对景区宣传与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赵禹涵:首先在学校层面,学校对学生一直秉承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应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们团队所在的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一直坚持并贯穿这一培养理念,立足“媒体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
数媒学院在专业课程安排、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也十分贴近产业需求,做到理论-实验-实践-项目-理论的教学实践循环,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扩大了学生毕业后就业层面。
赵禹涵:首先是需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然后通过具体项目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专业素养,形成团队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在这过程中学生会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也通过产业项目和专业比赛来认识自己的水平并发现与其他同龄人的差距和自己的优势,从而对专业水平的追求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张俊:5G传输和8K超高清视频是新媒体时代一次巨大的变革,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论是对于人们的生活还是相关的产业都是质的改变,所以说在此行业中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并且作新媒体行业相关的教师,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来适应行业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坚实的保障。
陈力铭:对于获得本次大赛的二等奖,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的激动和开心。在整个创作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首先在创作之前有一个完整的思路,然后拿出一个完整的脚本,收集各个景点的资料,有条件的前往实地调研;特别是在三维软件中制作场景模型时非常需要具有的细心和耐心,相信慢工出细活,不能因为追求速度而降低标准,这样才能呈现出高品质的作品来。的保障。
涂乃月:对于这次《飞跃天府》的获奖,我认为我们是非常幸运的,这是努力与汗水的结合物。对此我们满怀感激,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指导。路漫漫其修远兮,展望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以一颗平常心,勤奋踏实。
张帆:小成本制作肯定是可以出彩的,但小成本就意味着投资有限,不能把所有方面都很好的展现出来,但是可以尽量把一部分呈现的非常完美,但总体来看成片质量并不是很均衡,这也是我们以后需要更加注意的地方。就拿本次《飞跃天府》来看,我们大部分的成本都用在了最后的渲染上,这使得我们最后的成片画质可以达到一个高度,但这必然会牺牲掉一些东西,在以后的项目制作中我们要更加注意,争取“小成本高质量”。总的来说,小成本制作能出彩,但也要更加注意整体的把控,梳理好制作过程与步骤,更重要的就是成片质量越高成本越低,这才是“小成本制作”的最终目的。